四川警察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校园 > 正文
内容页

民本所归处 丰碑心中留:一碗清水祭包公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4日 10:35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文明网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感系列二

包公是北宋仁宗年间的一名官员,且是好官、清官,不仅民间认为如此,而且史家亦持此种共识。但在广大百姓看来,包公不只是一个好官,千百年来,形成了亦官亦神的形象,扎根在了人们心里。想那仁宗一朝,可谓群星灿烂,如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沈括、司马光等群臣,个个都是才华横溢,并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而与包公相比,谁都又似乎无法与之比拟,因为谁都不能在百姓心里被供上神龛的尊位。

正是因为他把百姓放在心里,百姓才自然而然地把他供在了“神龛”上。时至今日,这种神一般的尊崇,在民间依然流传甚广。在杭州,一座不起眼的包公庙,香火连绵不绝,守庙人每天供奉的只是一杯清水,在她看来,只有清水才最符合包公的秉性,而这种清水般的官品、人品,不仅仅是百姓所期盼的,更是法治谨廉的社会治理体系所要求的。

回望过去,穿越千年去探究包公及其所处的年代,注定没有标准和唯一的答案,分别呈现于百姓口授心传和史书记载的,就是两个样子的包公。在百姓口口相传的包公故事里,一定蕴含着真实的包公形象,但这是不够的,真实历史中的包公固然是为民请命、以民为本的好官、清官,但还不足以表达百姓对于“包青天”的企盼之情。于是,被赋予神力的包公应运而生。

在百姓眼里,包公刚正不阿,公正廉明,更重要的是如神般的断案能力。或许是出于故事传播的需要,也或许是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理想追求,于是,一个“日断阳、夜断阴”的神被塑造出来。在那个年代,冤假错案一定少不了,百姓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一个能够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爷”横空出世。这样的老爷不仅能断案,还要有爱民、亲民的情怀,要有刚正不阿的品性。这些,正好在包公的身上得到印证,于是,一些本来就没有的“故事”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像“箭垛”似的归集到包公身上。

包公能够被百姓塑造成这样的“箭垛”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有的清廉、爱民的秉性使然。有了这种磁性般的基础,才使人们万千心愿归一处。“清廉”与“爱民”宛如一车之两轮,两者互为印证、互为因果,在真实历史中的包公身上,两者更是彰显无遗。

史书关于包公断案的记载并不多,并不像民间传说中,但凡关于包公的故事总离不开扑朔迷离的案情。实际上,包公并非神探,但他有一股子为民请命、亲民爱民、公正廉明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古往今来都是百姓的期盼,也是当下为官执政的内在要求。而要做到这本该就有的,难,真的很难,无怪乎有诗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因为难能,所以可贵。包公在其任上,留下了抛砚沉江的故事,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清廉品质可见一斑。在其任上多处留下的“包公井”遗存,足以见证包公关注民生、亲民爱民的典范。就像片中所述的那座石碑,曾任开封府长官的包公本应留名于此,却因为后来触摸其名的人太多,而被抹掉了姓名直至留下一处凹槽。这种下意识之中的触摸,就是民本所归之处的心愿所指,虽名不在碑上,却有口皆碑,其美名、品格和神韵,均已经深深刻在了百姓心中为其树立的历史丰碑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