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察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校园 > 正文
内容页

何以解决网络语境下的信任危机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6日 08:36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文明网

电影《搜索》官网剧照

朋友M和一帮公益人士活跃于水灾现场,对于熟悉他们的人来说,一点也不奇怪,据我的了解,她和那些朋友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生活中但凡哪里有悲伤,哪里就会有他们的爱心善行。我由衷敬佩M以及她的朋友们,在我所了解的人当中,有钱人大有人在,可并不能以财富的多少而论爱心深浅,从一桩桩慈善行动中看得出,M和她的慈善朋友们做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然而,这种快乐很快就遭到了质疑。一些网友针对志愿者们在处理救灾物资现场打出各自的旗帜,摆出各样的造型,提出了疑问。与其说是疑问,实际是对这种不顾现场氛围而枉自做出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这就像一根导火索,双方一时间在网上对掐了起来。

我是旁观者,却未必就看得格外的清。但对此事,有两点我是坚持的,一是个人的行为一定要与其所在的环境相适宜;二是对于慈善活动宁可“看漏”千人,也不能凭主观臆测而“错怪”一个好人。

因为我是了解那帮公益达人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帮助别人”之后的“快乐”,打出旗帜也只是平常惯有的下意识动作,就像运动场上有人得了分而做出的夸张动作一样,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表达和释放内心的情感。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现场人的眼里并没什么特别的不妥,因为背景环境是敞开的,没有谁刻意将眼神聚焦到那几个快乐的身影上。而当同样的场景变成固定的影响流传在网上,情况则大不相同,周围的环境瞬间被凝固住了,一切都集中到了眼睛所能抵达的方寸之地。就像有人看到一张光影精美的照片时不免感叹道:“这里我也曾到过,却未曾看到有这般美丽之景致啊。”

不想细述摄影所带来的视觉感差异,单就网络语境下的照片叙事功能,相对于事实,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有悖于真相的。说到这,我不能不想起电影《搜索》的情节。在公交车上没有主动让座的女孩,本来因为得知身患绝症而跌入到精神上的万丈深渊,此时,她的满脑子里是什么,一般人都是无法感同身受的,除非也一样被告知身患绝症晚期。这样的假设同样无法推己及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本该被人同情的女孩,因为一张照片或视频的传播,使她立即被扣上不道德的帽子。抛开女孩的身体因素,谁都会义正词严地拿出道德大棒加以鞭挞,于是,悲剧一步一步地推演开来。

剧情根据需要而呈现揪心的波澜,而现实生活不是预设的电影,从一张普通照片所折射的质疑,不论真实的情境如何,身在网络中的人已经习惯于朝着坏的方面去想,只要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那是情有可原的,则都是质疑的对象。这种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往往呈反向的思维方式,暗含了网络语境下的信任危机。

电影《搜索》里女孩的命运,归结于相互的不信任和网络暴力,如果剧情反过来,事先让人知道女孩的病情,那情节和结果可能都是反向的。生活是直线的,没有这样的假设,网络上传播的每张照片,大多数读者都不是现场亲历者,对于照片的解读只能局限于照片本身。

如此说来,行为的合乎时宜应当是是公诸于网络的基本要件。我的朋友M似乎忽略了这一点,抗洪救灾的现场跟平日的公益活动有着很大不同,前者肃穆紧张、危机四伏,怎么可以摆拍。合乎时宜,即便没有“点赞”之礼遇,也不至于频见“拍砖”之劳神。眼下,一不留神,就有不合时宜的照片被“炮轰”,当事人也就不能轻松置身于外了。“合乎时宜”并非一时之念,远古时代,就有孔子所谓之“礼”制,虽然意义不尽相同,究其大概的表现如出一辙。民间亦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俗语,我们的先人在这方面有着令后人学不尽的智慧。在孔子看来,“礼”既是内在修养的表现,也是社会运行的规则。如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就是孔子身体力行“礼”制的具体表现。难以想像,在有人办丧事的现场,不真心悲伤也就罢了,还那么无所顾忌地狂饱口福,能让人怎么想呢?不论是古代之“礼”制,还是现代社会的伦理环境,在特定的场合,就该以特定的行为方式与之相适宜。

“礼”制文化由来已久,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民族记忆里。而网络社会里基于“礼”制文化的道德评判,大多情况下显得过于随意。这种随意性较强的棒喝,对于那些不合乎于“礼”的行为方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与此同时,过于随意的道德审判,其本身也超出了“礼”制文化的运行底线。有一次清明节前夕,在老家公共坟山祭祖时看到,有人叼着香烟、嗑着瓜子、拉着家常,笑容可掬地立于坟茔之侧。在祭祖这一大的“礼”制现场,却又如此轻率地败坏“礼”制,网络语境下的道德审判大棒又该指向谁呢?无图为证,“大棒”似乎就失了方向。不过,有图,也未必就真是你我所想像的那般真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