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察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时代 教育 > 正文
内容页

【学习交流】以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 推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2日 10:18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以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

推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发展

刑事技术系


在学院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刑事技术系围绕习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和陈宝生部长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开展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如何在学院当前开展“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推进本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经全系教师大思考大讨论,总结出推进本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路与作法,成果如下:

一、重构专业教育理念,推动专业建设发展

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专业建设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创新发展理念,从而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基于此,“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理念。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相融合。这种专业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培养目标应该与实际职业相吻合,应该包含相关专业工作需要的能力和核心知识;二是专业课程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应保持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的一致性;三是定期评估目标的达成度,包括学生和社会对目标达成的反馈。

就本专业建设而言,我们根据专业标准和行业需求,围绕“贴近实战,服务实战,参与实战”这一中心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具体体现在:

(一)课程与教材建设跟进实战

重新构建反映当前公安警务人才需求的培养计划,开设一批公安机关技术部门应用比较广泛的专业新课程,经过广泛地调研,针对公安工作现状,我们新开了《图像侦查技术》、《影像检验技术》、《声纹分析与检验技术》、《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综合应用》等多门公安工作需要的专业课程。同时为配合课程建设,积极进时教材建设,编写了《刑事数字图像处理原理与实务》、《生物物证采集与检验教程》、《涉案视频影像采集技术教程》、《警务现场救护技术教程》等多部教材,及时将公安新技术、新手段编入教材,旨在使学生及时跟进公安发展现状,力争实现毕业后与公安实战的无缝对接。

(二)师资队伍建设融入实战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公安部的“双千计划”为打造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团队建设着手,构建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相关专业教师为辅导,以实战部门民警为补充的教师团队,形成“一主双辅、三方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格局,具体作法为:一是构建完善教官制度,通过制定规范的教官选拔和聘任办法,将公安实战部门中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优秀干警遴选到公安院校的教学岗位。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师赴基层公安机关实践锻炼,如对学期教学任务较轻的教师,可采用时间较长的挂职锻炼方式,对学期教学任务较重的教师,可以案件为载体,进行公安实战训练。三是加大对学科骨干及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资助并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深造。通过以上举措,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三)基地建设依托实战

目前,各地方公安机关因警力不足,纷纷向公安院校申请建立实习基地。但在对实习学生的使用上,却大多考虑公安部门自身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专业诉求。一方面,公安机关抱怨有的实习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学生抱怨在实习期间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在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充分调研各地公安机关公安业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刑事技术开展较好的公安部门进行专业基地建设,同时,在实习期间,对学生采用轮岗制的方式进行锻炼,使学生的实习内容达到通识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此外,基地不仅仅是学生实习的场所,也可以是学生平时进行课程学习的所在,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目前已与泸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图巡大队共建图像实验基地,自主培养视频图像技术教官4人,承担了本专业视频图像技术的教学任务,本专业教师以此作为教研与科研的场地,充分利用图巡中心共享资源,与图巡中心的干警一道,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与课程建设,例如共同开发的实战化业务训练新课程《视频巡逻与实战应用》就正处于课程建设之中。

(四)实验室建设贴近实战

实验室是课堂的延伸,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实验室建设应体现基础化、专业化和前沿化三者的高度统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岗位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目的。

现代警务模式迫切要求警务机制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因此,贴近公安实战是实验室建设的方向。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除对传统专业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之外,积极与各地高科技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如在“勘验合一移动信息化平台”和警用无人机研发、应用领域与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与企业合作成立无人化装备警务应用研究实验室,在警用无人航空飞行器在现场勘查中的实战应用、案发事件现场空中三维重建系统及实战应用、无人智能装备以及二维、三维建模等公安业务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更好地进行仿真训练,与企业成立监控技术的智能化、实战化应用多功能实验室,在仿真实训场景的开发与综合应用、视频图像谈判平台、模糊图像处理、动态人像实时比对系统、车辆二次识别分析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联合建设各种功能性专业实验室,既起到了培养学生和服务实战、引领实战的双重作用,又能有效地弥补公安院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的困境,是实验室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意见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是大学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办学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的功能得以扩展和延伸。但不变的是,大学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这有必要回到高等教育原点,追问什么是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分两个部分:向内的教育和向外的教育。向内的教育是指,大学教育要指向人的精神和灵魂,强调大学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培养人的价值观、人格、意志、品质、修养等。向外的教育是指,大学教育应该传授学生的谋生技能,使其拥有一技之长。任

何大学教育都包括向内的教育和向外的教育这两方面,故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塑造三方面。这一目标体现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大学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专业与课程,学生只是大学的顾客,专业和课程是大学唯一可以标价的商品。不同专业生均拨款不同,不同专业学费标准不同。由于专业实质上是一个课程群,因此,大学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是课程。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两种方式。科教融合强调科学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学科与专业融为一体,以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教融合理念建立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之上,认知科学通过大量实证数据证明了一个命题,即认知经历的多样性与学生创造能力呈正相关。课堂教学只能给学生提供单一的知经历,即记忆和模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即人才培养主体的观念,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本科生做科研可以使其获得更多样化的认知经历,诸如分析、综合、评价、批判与

创造等,认知经历的多样性是创造思维产生的根本原因。产教融合强调校企合作,以产业的优质教育资源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于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制度

评估过程应该有学生、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多维度对学生、专业、课程进行持续的评估和改进,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与讨论,本专业教师明确了专业建设方向,坚定了我们进行一流专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把高校专业建设的普遍性与刑事技术专业建设的特殊性相结合,以公安实战为引领,不断改革创新,我们必然会闯出一条符合公安特色专业建设的新道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