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留下12个足迹点,驱车189公里,送样2个医院,完成数据采集383张,工作到凌晨1至2点……”
“心里有没有虚的时候?说实话有,就怕倒下了无法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这是2020年四川省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张学俊副主任技师、副教授在与2019级的同学们座谈时谈到的体会。
抗疫英雄面对面,用故事传递抗疫精神

9月28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泸州、成都校区同时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前行力量”的哲学沙龙活动。活动邀请张学俊副主任技师为沙龙嘉宾,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及2019级区队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主任罗小龙老师(成都)、叶剑副教授(泸州)主持。
张学俊副教授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就是支撑他勇往直前的精神法宝。

一组特别的“数据”:1月2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国家卫健委工作组的党员比率达100%,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援鄂抗疫医疗检测人员的党员比率达83.3%。而就在抗疫一线,援鄂医疗队非党员队员也光荣的面向党旗“火线入党”。他说,一线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带动着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身为一名党员,“很骄傲很自豪!”
师生共话抗疫,从交流中凝聚前行力量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围绕沙龙主题,对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发展规律”专题中“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原理,以主题发言、微视频、背诵诗歌、分享感悟等多种形式呈现了对抗疫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在师生对话交流环节,思政课教师们从“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等方面和同学们作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