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警院文化 > 文明校园
重新看待个人史:另一种家国春秋
来源:中国文明网​施光华,1919年8月生,浙江平阳人,为原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29军(新四军苏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均为三野第29军的前身。之后组织沿革也较为复杂,编制和番号屡经变更。特此说明。)85师254团政委,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顾问,一直在推动新四军尤其是“江抗”的公共认知,这位新四军老战士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起“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国徐霞...
发布时间:2017/06/26
何以解决网络语境下的信任危机
来源:中国文明网​电影《搜索》官网剧照朋友M和一帮公益人士活跃于水灾现场,对于熟悉他们的人来说,一点也不奇怪,据我的了解,她和那些朋友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生活中但凡哪里有悲伤,哪里就会有他们的爱心善行。我由衷敬佩M以及她的朋友们,在我所了解的人当中,有钱人大有人在,可并不能以财富的多少而论爱心深浅,从一桩桩慈善行动中看得出,M和她的慈善朋友们做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然而,这种快乐很快就遭到...
发布时间:2017/06/26
传统媒体人要转型 先从这三点开始
来源:中国文明网​这是一个“互联网+”浪潮奔涌的时代,是一个无限斑斓的海量信息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是媒体人应当有所作为、可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体人面对的受众身份角色、思维观念、爱好需求日趋复杂、多元、多样,日益现代化的技术更使各类信息资讯无界传播,并日趋分众化、小众化和精准化,“你说我听”、“你写我看”的单一传播模式早已被即时互动的双向、多向传播所取代。微博、微信、...
发布时间:2017/06/26
没了文化独特性 我们是“谁”?
​来源:中国文明网古诗是否该从小学教材中被删减不经意间成了个热门话题,古典文化之于当代中国的意义引人深思。记得有一次,我冒昧地给教育部门打电话,就大宛国的“宛”字在小学课本中的注音提出异议(小学课本中注音是wǎn,实为yuān),对方开口就问,“教材会错吗?”然后挂了电话。很无奈,我只好对着话筒说,“不会是《辞源》错了吧!”当时对教育部门的孤傲态度很是反感,先不说我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我觉得自己对文...
发布时间:2017/06/26
“十年·我与文明同行”留言寄语活动开始啦!
发布时间: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