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警院文化 > 文明校园
文艺气象·印迹
2024年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近日,《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全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发布时间:2025/02/27
澎湃的国潮 生动的文化自信
图①:清代粉彩万蝠赏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图②: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李春双摄图③:长篇小说《北上》封面。受访者供图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统计局2024年,从文物“出圈”到文旅跨界,从文艺创作出新到“村字头”IP擦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知可感,气象万千。国风国潮主题剧集、网络文学、游戏等不断在海外扩大“朋友圈”,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连接时空,跨越国界,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2024/12/31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华社巴拉圭亚松森12月4日电(记者周永穗 朱雨博)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前后,...
发布时间:2024/12/19
从春节申遗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捷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24/12/11
“艺术+科技”融合发展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演出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镜框式舞台作为经典的舞台空间样式被打破,新兴演艺空间中,演员穿梭在观众间密切互动,舞台和观众席甚至双双实现了360度旋转;线上直播方兴未艾,各种艺术形式“云”端竞放,开拓演艺新生态;虚实融合,虚拟数字人可与真人同台演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独特的观赏体验……广大文艺工作者主动适应新发展趋势,推动舞台艺术创作与新媒体、...
发布时间:2024/12/04